找到相关内容1325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维摩诘经》要义概述

    解脱法门”。这就是︰尽,即有为;无尽,即无为。菩萨所行必须“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”。“入生死而无所畏,于诸荣辱心无忧喜”等,是“不尽有为”;“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,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”等,是“不住无为...不可思议解脱经》。“维摩诘”是能说经之人名,所以说此经是“以人立名”;“不可思议”是所说之,所以也可说是“以法立名”。其实《维摩诘经》立名题具足“人法”二意。因为从经题而言是以“人”立名,如果就思想内容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9115485779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一]

    恶,至仁义之道。 孝顺师僧,修无为,至涅槃之道。 孝顺三宝,度诸众生,至菩提之道。 孝顺父母,受五戒,名优婆塞、优婆夷。 孝顺师僧,受具足戒,名比丘、比丘尼。 ...一切器具,皆因这黄全是纯金无矿,所以“戒”是什么?是我们的清净心,心清净,即成等正觉。 (三)现在是末时代,人人希望振兴佛教,有主张坐禅来振兴佛教的,有主张办学来振兴佛教,可不可以呢?且看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9420687080.html
  • 荷泽显宗记溯源

    无为,本无所得,故释迦云:“我若于有所得,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”,《金刚经》云:“须菩提,实无有法,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又云:“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,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无所得耶,佛言:...不绝。所传秘教,要藉得人,如玉髻珠,终不妄与。福德智慧,二种庄严,行解相应,方能建立。衣为信,为衣宗,唯指衣法相传,更无别。内传心印,印契本心;外传袈裟,将表宗旨。非衣不传于,非法不受于衣,衣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1.html
  •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

    深寂离戏光明无为,犹如甘露法性吾已得,为谁宣说亦不可证悟,故当无言安住寂林中。”   因为世人极难彻底领会《般若经》之珍宝法义——实相空性,真实无谬的通达者绝无仅有。大多数人在听到此理后都惊恐不已,...有愧、黑色和大善见),都为正法的经久不衰、繁荣光大作出了不朽的功勋。   之后,正值佛陀灭度百年之际,以暴行比丘[又名毗舍离比丘]为首的众多人等,肆无忌惮地鼓吹宣扬“如(持有)金银”等违背戒律的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1588763.html
  • 论师的圣果观(下)

    ”,是就阿罗汉身是有漏、无漏说。所谓“非学非无学”,《大毗婆沙论》解释为:学,是有学五蕴;无学,是无学五蕴;非学非无学,是有漏五蕴及三无为(择灭、非择灭、虚空,大正27.396下)。《俱舍论》的解释大致相同:学法指的是有学者无漏有为;无学法指的是无学者无漏有为(大正29.127上);非学非无学,指一切有漏及三无为(大正29.23上)。   依据《婆沙论》、《俱舍论》的解释,可知“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489879.html
  • 惟因老和尚禅七开示

    参加者请求,将惟因老和尚21次开示录音,整理发表,作供养。   十月十五日起七开示   是日下午,大众先到方丈请生死假,专心用功,不上殿诵经。晚六时起,和尚执香板进堂云:“十方同聚会,个个学无为,...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一切圣贤皆以无为而有差别。   我们现在是人,先学会做人的方法。倘若做人尚且不够好,如何做菩萨?经云:“自未得度,先度人者,菩萨发心。”食蜜中边皆甜,圆润无碍,事事无碍...

    惟因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6431590728.html
  • 《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》(续四)

    ,佛说阿罗汉灭度出於两个原因:一是秘藏《法华经》的真理,以便使更多的众生追求小乘之,得到解脱;二是为了使菩萨直登佛道,不走阿罗汉的迂回之路。为什么说阿罗汉是迂回之路呢?因为阿罗汉证得无为法虽快,能断...虽疾证无为,尽一切漏,得到苦边,後入菩萨道时,不根明利,习大道为难,以所资福德微薄故。若无此二因缘者,阿罗汉终归作佛,不应为作留难也。   注释   ①指本书第一章鸠摩罗什答覆中所说。   ②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6562193155.html
  • 禅与中国书法艺术

    。苟不至於无,而自乐於一时,聊寓其心,忘忧晚岁,则犹贤於博弈也。虽然,不假外物而有守於内者,圣贤之高致也。”觉得书家只有‘忘笔而後能书’因为《金刚经》上说:“一切贤圣皆以无为而有差别”,以是为技,...禅书的艺术发展规律的。   一、禅书的踪迹   中国的书法艺术成熟得比较早,庖牺氏王天下时的那种仰观俯察之文(书画合一的象形文字),早巳不复存在了。到了东汉时,草圣张芝“学崔(瑗)、杜(操)之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10294893828.html
  • 永明延寿的乘戒兼急观

    。没有五分别智与戒相应,则戒律的持守必然有所缺陷。《宗镜录>>卷第二十一云:“得本方了末,执末则违宗。若不观心,无宋处。若但修有为事行,不达白心无为,则迷事火宗,果归生灭,若体理行事,双照无违,只恐...乘本生心地观经·观心品》云:“如是悟者名见真谛,悟真谛者名为贤圣,一切圣贤,性本空寂,无为中,戒无持犯,亦无小大。无有心王,及心所,无苦无乐,如是法界,白性无垢,无上中下差别之相,何以故?是无为...

    孙劲松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281995094.html
  • 大慧宗杲“话头禅”理路钩沉——以《大慧书》为线索

    ,施以“本分草料”的目的,便是要涤除有为法相。   他总结道,“无一可以传授”与人的义理依据在于,“诸佛出世,祖师西来,亦无一可以传授。何以故?有传有授,是无明,是有为,非智慧,非无为。”   义说:“诸佛诸祖,并无一与人,只要当人自信自肯、自见自悟耳。若只取他人口头说底,恐误人。”   宗杲曾将当时丛林的弊病概括为,“于今诸方,多是曲指人心,说性成佛”;认为此与“祖“祖师西来...

    袁经文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8020395194.html